白斑会自己消失吗 国家统计局将于8月10日(本周三)发布2022年7月份全国CPI(居民消费价格指数)和PPI(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)数据。新华财经统计的机构预测均值显示,7月份CPI同比上涨3%(前值为2.5%),PPI同比上涨4.7%(前值为6.1%)。 CPI同比或上涨3% 从去年11月份到今年2月份,CPI同比涨幅从高点2.3%下滑至0.9%。受国内多点散发疫情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,CPI同比反弹并延续上涨态势,至5月份的2.1%。在猪价继续强势上行与低基数等因素影响下,6月CPI同比涨至2.5%。分析认为,7月猪价、蔬菜价格等延续上涨行情,CPI同比涨幅将显著高于6月。 7月以来农业部猪肉平均批发价环比上涨34.9%,同比上涨30.8%,波动幅度在历次猪周期处于相似位置时明显偏高。除猪肉价格受产能收缩而大幅上涨外,涨幅最大的就是蔬菜价格,农业部重点监测蔬菜价格环比上涨12.3%,虽然历来7月高温降雨较多影响蔬菜生长和运输,从而导致菜价季节性上涨,今年的环比涨幅明显高于一般年份,但基本仍在季节性区间内。非食品方面,预计能源价格下跌和近期疫情反复将拖累居民能源和服务消费价格,少量对冲食品价格上涨的影响。 华创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指出,受暑期假期出行、疫后消费修复等因素影响,核心 CPI 环比或上涨 0.3%左右。成品油方面,受前期国际油价下跌影响,7 月汽油零售均价下跌 2.3%,对 CPI 带来小幅拖累。 “猪周期启动初期,猪肉价格出现快速上涨,同时蔬菜、水果价格也明显强于季节性。7月消费整体仍然较弱,核心CPI维持低位。” 国泰君安首席宏观分析师董琦预计,7月CPI同比上涨2.9%,较6月上升0.4个百分点。 PPI同比或上涨4.7% 从去年11月、12月,保供稳价政策效果持续显现,叠加原油等部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低影响,工业品价格有所回落。今年继续延续下滑态势,至4月份,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,PPI同比涨幅回落到8.0%。6月份,在保供稳价政策效果继续显现的情况下,虽然大宗商品价格企稳,但基数效应因素影响下,PPI同比回落至6.1%。全球经济衰退风险加剧,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下行,7月PPI同比下行斜率或有加快。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,总需求回落预期下,大宗商品价格在7月出现明显下跌。英国布伦特原油现货价环比下跌8.9%至112.8美元每桶,LME铜现货结算价跌至7530美元每吨,环比降幅达16.6%。受市场有效需求不足、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等因素的影响,7月PMI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和出厂价格均大幅下降至景气区间之下,螺纹钢等主要工业品的市场价也大幅下跌。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指出,6月美联储加息75bp以来,美元指数持续高位运行,全球衰退预期进一步强化。高油价刺激原油消费减少,原油价格环比下降12.3%。铜、铝等有色金属价格环比分别下降16.9%和6.5%。同时,国内7月高温天气持续,建材需求淡季消费疲软,螺纹钢、水泥库存去化不畅,螺纹钢、玻璃、水泥价格环比分别下降11.7%、11.2%和4.6%。加之基数仍在走高,PPI同比预计降至4.9%。 “在海内外经济疲软态势影响下,国内外大宗商品价格跌幅普遍较大。”张瑜指出,国内来看,国家统计局近期指出,反映市场需求不足的企业占比连续4个月上升,7月超过五成,市场需求不足是当前制造业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。国际来看,加息深化海外衰退预期、美元指数上行等因素影响下,原油和有色价格跌幅也较大。此外,翘尾因素还将拖累0.5 个百分点左右。 对此,张瑜预计,7月PPI环比会出现1.0%左右的下降,同比读数则在环比下降和翘尾因素的影响下进一步加速回落至5.0%左右的水平。
(文章来源:新华财经) 文章来源:新华财经![]() |
![]() 鲜花 |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