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克力温湿度控实验箱 股市瞬息万变,投资难以决策?来#A股参谋部#超话聊一聊,[点击进入超话] 花朵财经原创 继酸菜“脚踩门”事件后,榨菜“脚趾甲”风波紧随其后。 日前有消费者爆料称,涪陵榨菜所产的乌江榨菜里吃出脚趾甲。“吃到一半的时候感到嘴里有异物,吐出来发现是一截脚趾甲,中间还有个洞。” 随着负面舆论发酵,涪陵榨菜表示,已于第一时间对消费者反馈的情况进行了核实,结合视频资料和对该事件的进一步调查,公司生产技术人员研判其为榨菜原料青菜头的根茎。 但值得注意的是,涪陵榨菜同时提及目前该消费者反馈异物已被丢弃,已无法检测和查证。既然如此,那么仅凭公司生产技术人员的一方说辞,是否足够有说服力? 有网友表示:“证据没了,所以说啥就是啥吧……” 脚踩榨菜 “不会和老坛酸菜那样用脚踩的吧不愿再吃”、“用脚踩的画片已浮现在脑海”多位网友如此表示。 花朵财经通过一位重庆本地朋友了解到,其老婆表姐就在涪陵一个知名榨菜公司任职,而制作榨菜早期的确存在有用脚踩的情况,可能在二十年前吧。 花朵财经从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文旅资讯消息中,也发现在其宣传的图片内容中显示出,榨菜传统制作技艺明显存在脚踩情况,不过这并非是二十年前的资讯内容,反而是2013年3月份的。 但本次事件有网友称,“之前去参观过一条生产线,都是玻璃隔离起来的全自动生产,进去要穿防护服、戴防护帽消毒,榨菜没到袋子里面的时候几乎接触不到人,还有人说用脚踩的离谱了。” 可消费者反馈吃出脚趾甲却并非个例。 “买了一包榨菜正在吃稀饭,吃着吃着,一口榨菜,嘴巴里什么东西一拿出来,看脚趾甲盖,这是有多恶心啊,榨菜里面吃出脚趾甲盖,这也太不注重卫生健康了吧。”某消费者在黑猫投诉【投诉入口】网表示。 另有多位消费者在黑猫投诉网上称,“吃出玻璃渣”“榨菜里吃出铁丝塑料类异物”“吃出头发”等。据统计,截至2022年8月1日,黑猫投诉网上,有关乌江涪陵榨菜的投诉量累计多达102条。 面对多位消费者反馈投诉吃出脚趾甲,又或者吃出头发,那么问题来了,难不成这都是消费者看错了、误判了? 本次澄清声明中,涪陵榨菜强调,公司采用的是全自动化生产,加工过程已最大程度减少人工干预,基本杜绝了各种异物的掺入。 然而,即便吃出脚趾甲是误判,吃出头发又该作何解释呢?所以,全自动化生产到底占比多少? 吃榨菜并不健康 事实上,我们生活中的榨菜、酸菜、泡菜无处不在,但这种饮食习惯却并不太健康。 知乎上有个问题,多吃榨菜对健康有什么影响? 有网友表示,“榨菜在上餐桌之前,会再加工,变得重盐重油,有些还会加大量的糖来增添风味。因此,食用少量的榨菜往往就能让身体积聚大量的盐分,加重肝脏的负担,所以,不建议每天都吃榨菜,一定要少食用。” 长期大量吃榨菜,还会对身体造成诸多影响。 例如,榨菜因为含盐分多,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;如果长期只把榨菜当作一种配菜来吃,而不去摄入其他新鲜的蔬菜水果,还容易导致出现营养不良;长时间的高盐膳食也会加重肾脏的负担,引发各种以肾脏衰竭为主的肾脏疾病等。 值得注意的是,在央视“315晚会”揭开土坑酸菜事件引发酸菜行业震动的同一时间,珠江经济台联合《消费者报道》杂志也发布了一份“2021年度十大不推荐产品”名单。 期间涪陵榨菜旗下的主产品乌江榨菜因钠含量过高名列其中,该话题甚至一度冲上微博热搜榜单。随后,涪陵榨菜为此紧急推出了轻盐版新品。 传统榨菜含盐量较高,导致消费者对榨菜食品健康方面有所顾虑,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提升,其消费需求也因此受到了相关的限制。 根据国信证券研究报告指出,涪陵榨菜主要产品榨菜过去十年销量的复合增速仅为3.3%。 截至2021年底,涪陵榨菜主要产品榨菜的销量为13.48万吨,同比下降1%。2022年上半年,其销量为6.59万吨,同比下降9.97%。 榨菜价格直逼泡面 虽然销量在下滑,但涪陵榨菜的业绩表现却在节节攀升。 7月29日晚,涪陵榨菜发布2022年上半年财报,期内实现营收14.22亿元,同比增长5.58%;归母净利润5.16亿元,同比增长37.24%。 分产品来看,榨菜是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。2022年上半年,公司榨菜产品实现营收12.36亿元,占整体收入比例86.96%。 分析发现,公司营收利润稳中有升,主要得益于价格的提升。 根据国信证券研究报告拆分量价来看,公司主要产品榨菜过去十年销量、吨价的复合增速分别为3.3%、8.8%,价格增长贡献更大。 营收利润规模不断提升的同时,公司的盈利能力也在明显提升。2007-2021年,公司毛利率已从35.2%提升至52.4%,净利率从6.5%提升至29.5%。 涪陵榨菜还因“涨价”引发众多争议。 从5毛到3元,却还要进一步上涨,推出一款官方售价888元的榨菜,此举迅速引起了全网热议,有网友表示涪陵榨菜“太飘了”,更多网友惊呼:“真的连榨菜也吃不起了吗?” 对于优质品牌而言,提价显然是应对原材料上涨以及通胀最直接的方式。但由于榨菜行业整体技术难度不高,提价未必能使消费者买账。比如,零售端价格过高,可能将反过来抑制市场需求,从涪陵榨菜的销量数据即可一目了然。 从近年整体趋势来看,涪陵榨菜的营收增速放缓趋势也十分明显。2018-2021年,公司营收规模分别为19.14亿元、19.90亿元、22.73亿元和25.19亿元,同比增长分别为25.92%、3.93%、14.23%和10.82%。 涪陵榨菜的经销商数量同时在进一步缩减。截至2022年6月底,公司经销商数量(包含一级经销商及联盟商)为2770个,相较于2021年末的3030个减少了260个。 从长远来看,需求无疑是决定涪陵榨菜业绩的根本因素。但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,以及一包榨菜价格直逼一桶廉价泡面的价格,涪陵榨菜未来的增量市场到底在哪,或许很难有乐观的答案。 “在看”在这里了啦 责任编辑:李墨轩 ![]() |
![]() 鲜花 |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