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

奶奶想孙子,让儿子三口回老家,被儿媳拒绝:上次回去三天花两万

2023-02-06| 发布者: 金湖信息社| 查看: 135| 评论: 1|文章来源: 互联网

摘要: 01子女孝敬老人、给老人花钱,都是心甘情愿的,谁家子女不心疼自己父母?然而不是每一个老人心里都那么敞亮......

01

子女孝敬老人、给老人花钱,都是心甘情愿的,谁家子女不心疼自己父母?

然而不是每一个老人心里都那么敞亮,知道子女赚钱不容易,懂得心疼子女的。有的老人觉得自己花钱花得多,才能证明自己在子女心里的地位。

其实大可不必这么做,子女的钱也是辛苦赚来的,不如用在关键时刻。

杉杉(化名)的婆婆多次让儿子一家回老家看望自己,却不是为了一家团聚。

02

在杉杉的眼里,老年人就像小孩子一样,虽然是成年人,但是心智会比较幼稚。

毕竟他们活了一辈子,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?经历过人世沧桑之后,心态就会洒脱一些,对子女斤斤计较,也只是情绪作祟。

当然,这要排除那些故意作恶的坏人,他们即便老了也可能作恶。

但是杉杉只不过是个普通人,生活的环境和条件也都很普通,平时听到别人家鸡毛蒜皮的琐事,也就是一笑而过。

大家都是普通人,有些小摩擦很正常,杉杉还没有见过子女和老人为了什么事大打出手的。

也或许,是因为杉杉所在的这个老城区风气问题。

在这里大家性格都比较沉稳,自家忙着自家的事情,邻里之间关系也比较和睦,环境也很安全,还没听说过有小偷小摸的事情。

杉杉活得很简单,学生时代闷头学习,成年了之后在这个城市打工。

她一直和父母住在这个小区,不太清楚外面的世界人心有多复杂,她也对这些不感兴趣。

直到她交了男友,跟这个男人结了婚,这才见识到什么叫“活的奇葩”。

杉杉和男友是经过同学介绍认识的,两人感情发展很稳定,在一起2年后结婚了。在结婚之前,杉杉对男友的家人并不了解,只知道他是独生子。

婚后,杉杉和丈夫住在新房里,每个月要还房贷,还要考虑生娃的问题,每天都很忙。

两家父母都是住在自家屋里,没有去打扰小两口。

杉杉的父母年过五十,等外孙子出生的时候,他们都已经退休了。老两口最喜欢旅行,经常不在家里,两人身体还很硬朗,经常和以前的同事约着去爬山。

杉杉的公公已经去世了,婆婆一个人待在家里不喜欢外出,她平时经常和周围的邻居一起聊天,还会打牌,玩得挺开心。

杉杉觉得,两家的老人晚年都过得挺精彩,尤其是不给自己和丈夫添麻烦这一点非常好。

毕竟,有的同事跟婆婆闹起来,搞得家里鸡犬不宁,让杉杉感到很畏惧。

但是杉杉却想不到,在未来的2年时间里,自己和婆婆的关系也变差了。起因是某次中秋节放假,杉杉和丈夫带着5岁的儿子回老家看望婆婆。

一家人团聚了,杉杉给婆婆买了很多好吃的,一到婆婆家就亲自下厨做饭。

杉杉干活很麻利,又很贴心,做了很多婆婆爱吃的菜,都按婆婆喜欢的口味来做。

谁知,婆婆吃了两筷子菜,就说在家里过节太无聊了,想出去逛街。婆婆说:“我看邻居家儿子带他妈去逛街,给他妈买了好多名牌衣服呢。”

杉杉并没有反感,只觉得婆婆像小孩子一样,竟然开始跟别的老太太攀比了。

杉杉爽快地许诺吃完饭就带婆婆去消费,婆婆这才开心。

然而,就是这一次消费,让杉杉“元气大伤”,整整3天的假期,婆婆每天都要出去逛街,每次都买六七千的东西。

3天假期,总共消费2万多元。

杉杉感觉吃不消了,自己和丈夫辛辛苦苦赚钱,都不舍得给孩子买那么多名牌东西,婆婆却大手大脚乱花钱。

如果都是些质量上乘的好东西也就算了,婆婆偏偏买了很多华而不实的东西。

比如昂贵的保健食品、不确定功效的按摩仪……老人都会盲目相信这些东西能保养身体。

送婆婆回到家里的时候,婆婆刚走到家门口,看见邻居老太太正要出门,她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冲了过去,把刚买的保健食品拿出来给对方看。

这种幼稚的炫耀行为,让杉杉感到很尴尬。

回家之后,杉杉让丈夫平时多留意婆婆的生活,让她别总是相信那些没用的东西,希望丈夫劝一劝婆婆,别再花冤枉钱。

如果婆婆把退休金都花在这些东西上面,吃出病可怎么办?

然而,刚过了两个月,婆婆就主动打电话给杉杉:“我想孙子了呢……你们啥时候回来啊,我一个人在家里可孤独了,我想看看孙子,你们来看看我吧……”

杉杉很不高兴,回答道:“你不是想孙子,是想要钱了吧?上回三天花两万,买了那么多没用的东西,你把钱攒下来买点金首饰也行,你儿子劝你也不听!我不想当冤大头,不去!”

后来,杉杉得知婆婆冲丈夫发脾气,逼着他回老家,也不说什么“想孙子”的骗人的话了。

杉杉说:“你去也行,把钱留下。”

丈夫答应了,没有带卡,而且把自己电子支付上的钱转给了杉杉,自己只留下两千块钱,用这些钱孝敬老母亲足够了。

03

都说“家有一老如有一宝”,因为老年人身体健康,说明这家富裕,老人的知识和阅历也是一笔财富。聪明的老人坐镇,家里不出乱子。

相反,如果家里这位老人糊涂,闹出的乱子可就足够让子女头疼的了。

一:老人虚荣的心态就像小孩,需要纠正

不是每一个老人都懂得跟随时代的变化而改变心态、不断学习,很多人活着活着就停下了脚步,渐渐被时代“抛弃”了。

尤其是那些刚刚退休的老人,他们往往觉得自己忙了一辈子该休息了。

于是身体和脑子就一同休息了,不再接收新鲜的信息。

当他们碎片式地偶尔接收外界消息的时候,看到的世界就是片面的,很容易因为知识和阅历没有跟上时代而产生误解,产生偏见,形成执念。

别的老人有子女孝敬,为了博“孝顺”的名头,买了那些没什么实际用处的商品时,自家老人看了眼红,也不管那些东西到底有用没用,不能做到客观理智分析。

这时候,老人的心态就被虚荣和攀比彻底占据。

这就和孩子初高中时喜欢攀比一样,根本不懂得一件商品的实际价值、实用价值和品牌溢价之间的问题,只盲目地追求他人艳羡的目光。

买单的就是“冤种”父母了,而给老人买单的,就是“冤种”子女。

所以,子女不把这种错误的虚荣纠正过来,就会被老人的“小孩心态”一直拖累。

二:老年人不要把钱随便花在“养生”上

针对老年人设计的商品太多了,很多都是投其所好,但实际功效几乎为零。

这类商品本质上,只是给了老人一个心理安慰,而这种心理安慰恰恰是老人晚年非常渴望的东西。没有人不怕死,尤其是老人,一年一年看着生命流逝,更加恐惧死亡。

所以他们会舍得把钱花在“养生”上,也不一定是真的相信那些东西可以延缓衰老。

更多的是,这些东西可以填补他们生活的寂寞和空白,让他们感觉自己远离死亡。

这也说明,很多老人的生活是非常空虚的,需要子女更多的关爱。

尤其是老伴儿已经去世的老人,或者夫妻感情不好、不能互相给予安慰的,更容易沉迷于无效的养生中。

文/无笔


https://www.brainstek.com/ https://www.brainstek.com/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| 收藏

最新评论(1)

Powered by 金湖信息社 X3.2  © 2015-2020 金湖信息社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