放生去哪里比较好 文/行走斯图卡 在面对俄罗斯的时候,西方国家还能维持表面上的团结:北约嚷着“加大对俄罗斯的威慑、增加对乌克兰的援助”;欧盟用经济制裁表示支持,还通过“七国集团”制定“俄油限价政策”。但是在面对中国的时候,西方国家陷入了纠结当中,这种分歧甚至公开化。 据媒体报道,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在日前成员国议会大会上,继续炒作所谓的“中国威胁论”,散播针对中国的不实言论;他宣称中国正在通过控制西方重要基础设施、供应链和关键工业部门等手段,加强对西方国家的控制,呼吁成员国加强对中国投资的监管,阻止中国对稀土等高科技产品的所谓“垄断”。 但是在欧盟框架内,西方国家却有着不一样的声音。据香港《南华早报》等媒体报道,欧洲议会日前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召开了一次全体会议,对中欧关系进行大辩论。在这场会议中,负责欧盟外交事务的高级代表博雷利表示,欧洲与中国有着很多不同的地方,但这不是阻止中欧接触的理由;博雷利还表示,“连美国都没说要与中国经济脱钩,所以欧洲也不会这么做”,他还提到了华盛顿的“对华芯片限令”,认为这是“21世纪经济竞争中最基础的问题,但是在某些情况下,欧洲的立场不会与美国相同”。 对于一些议员批评德国总理朔尔茨访华,博雷利表示无法理解这些担忧,“德国总理访华不是正常的事情吗?默克尔去了好多次”。 北约秘书长呼吁成员国“与中国脱欧”、欧盟“外长”表示“将与美国的政策保持距离”,这就反映出欧洲内部的矛盾心态:毕竟北约只管军事,根本不在乎经济层面的事情。美国是北约当之无愧的“龙头老大”,当然是“大哥说什么就是什么”;但是欧盟不同,毕竟整个欧元区还有几亿张嘴要吃饭,必须考虑经济因素。 欧洲正在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危机,尽管通过大出血的方式,暂时缓解了天然气能源紧缺,但是眼下还有另一场能源危机即将来临:七国集团发布对俄罗斯石油的限价政策,沙特正式否认“欧佩克+”正在讨论增产石油,欧洲的能源供应商们开始疯狂囤积俄罗斯柴油。 路透社在一篇报道中提到:为了防止“俄油限价”政策生效后,国际能源市场再次出现波动,欧洲各国开始囤积更多的能源,包括从俄罗斯采购大量柴油,比如荷兰本月储备的俄罗斯柴油,比上个月增加了136%。 面对重重经济危机,欧洲一些国家开启自救模式,寻求发展与中国的经贸关系,这再正常不过。其实这个博雷利此前也说过“跟中国脱钩”的言论,但是西方的政客一要脸皮厚、二要没记性,在不同的背景下说不同的话也很正常;不过他这么“改弦更张”,其将欧洲的底裤都露了出来,那就是面对中国的时候,欧洲内部非常矛盾:从根子上来说,西方不愿意看到中国的崛起,因为这会显得西方很无能;但是从现实来说,他们又不得不寻求与中国合作——这叫什么?这叫“死要面子活受罪”! ![]() |
![]() 鲜花 |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